[摘要] 刨去高科技手段帶給人的驚喜和導演梅帥元給大家的震撼,《大宋·東京夢華》最讓人感動的依然是宋詞。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是高中課本上的必背課文,不用多介紹。需要著重介紹的是《大宋·東京夢華》的編排,把北宋的愛情故事乾坤大挪移到現(xiàn)代,真真是感人肺腑。
雖然對舞蹈不是很懂,但是看著舞者乘舟而來,匆匆“相看淚眼”之后再乘舟分別,真真能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多情自古傷離別”。高中時只懂“青梅竹馬”,哪知“生離死別”。再想想“那些年我一直錯過的女孩”,頓時淚流滿面。
目測現(xiàn)場超過兩成人看到這一章時掏紙巾。整天看韓劇的妹子們醒醒吧,這里的故事可以完爆某些肥皂劇十條街。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p>
《少年游》 周邦彥
傳說這首詞是周邦彥在李師師和宋徽宗床下聽床所作。而“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就是宋徽宗本人臨走時說的。
如此看來,周邦彥絕對是中國花樣作死的祖師爺。
在《大宋·東京夢華》里,宋徽宗和李師師在花船上飲酒作對,不亦樂乎。唯獨少了一個躲在床下的周邦彥,真是有點可惜。周老爺子可是天下娛記的典范呢。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破陣子》 辛棄疾
這首詞寫得熱血沸騰,可惜都是喝多了想象的。辛棄疾一輩子文韜武略,可惜“馮唐易老”,等到皇上想起來這位爺時,他已經(jīng)68歲了。再然后,還沒上任,就死了。
《大宋·東京夢華》把辛老爺子的夢想安給了穆桂英。諸位觀眾也跟著體驗了一把“沙場秋點兵”。
一隊隊騎兵飛奔而過,端的是“馬作的盧飛快”。這一章節(jié),也告訴我們,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白馬王子和唐僧,還有可能是穆桂英。
《滿江紅》 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砰砰”兩聲炮響,把所有人都嚇一跳。再一看,金軍攻城了。原本一片繁華的宋都東京,如今卻是“火光”沖天,殺聲四起。
歷史上,八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保衛(wèi)的開封,被十萬金軍圍攻,然后一鼓而下?;諝J二帝被送到黑龍江坐井觀天。反正大宋百姓最清楚,啥叫“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因為王菲版《水調(diào)歌頭》的緣故,第一次聽《大宋·東京夢華》的《水調(diào)歌頭》的童聲版還有些不適應。不過多聽幾句后,就漸漸耳順。
比歌要炫目的是高科技,一道時空隧道居然就這么從對面直直通了過來,要多拉風有多拉風。然后現(xiàn)代帥氣小男仔邂逅宋朝美萌小妹妹,牽手又凹造型,最終還同船渡了。
總之呢,蘇大官人的詞在這個最后的章節(jié)不是主角,風頭完全被蓋啦。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