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zhèn)故居
王鎮(zhèn)故居:三品官員的傳世府邸
一道不起眼的磚墻,坐落于淇濱鉅橋鎮(zhèn)某個不起眼的小胡同里。
胡同的盡頭,是一座四進的大宅院,坐落百年。
這就是清朝三品官員王鎮(zhèn)的府邸。
想當(dāng)初,這里氣派非凡。每個院中都有過廳屋和南北廂房,二院南邊還有一座5層小樓。院內(nèi)的房屋錯落有致,窗欞、屋檐上也是雕花刻字。不管是整體還是細節(jié),處處透露著主人的尊貴和富有。
王鎮(zhèn)過世后,這座大宅一直由他的后人繼承。
土改時,房子充公,外姓人開始入住。橋鎮(zhèn)政府曾在這里辦公,鎮(zhèn)上的供銷社、稅務(wù)所、派出所都曾設(shè)在這里。
經(jīng)過多次轉(zhuǎn)手,仍能保留原貌的房屋已不多見,很多都已被改造、修葺過。
一座曾聲名顯赫的深宅大院,唯有三院尚保存完整。
三院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四合院。如今,在南廂房已經(jīng)呈深棕色的窗欞上還能清楚地看到上面做工精致的雕花,門前走廊上面的檁條上,還刻有別致的花形。
在三院門廳的大門上方,刻有“輞川遺跡”四字的條石非常醒目。
左側(cè)刻“欽加三品銜王鎮(zhèn)男郎中斌成孫汝澤渭溯棠仝監(jiān)修”,右側(cè)刻“光緒三年歲次丁丑仲春”。
這塊條石,見證了這座大院的起起落落。
如今,這座大院雖然早已沒有了以往的光鮮,它卻保留了百年老宅的滄桑厚重,積累著歲月賦予的斑斑痕跡。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三面環(huán)水“尚書府”,四水歸堂“小故宮”
占地50畝的建筑群蔚為壯觀。
并排5個“九門相照”依次排開。
歷經(jīng)400年分股依舊器宇不凡。
這就是山城鹿樓大胡村的李家大院,堪與山西喬家大院、鞏義康百萬莊園比肩。
一彎清澈的河水從大胡村蜿蜒穿過,河水北岸樹影婆娑中,散發(fā)著古樸韻味的高墻灰瓦、飛檐獸脊逐漸清晰起來。
推開一扇厚重的大門,走進李家大院,眼前浮現(xiàn)的,是曾經(jīng)的車水馬龍、觥籌交錯、歡聲笑語,如海市蜃樓浮現(xiàn)。
李家大院是明朝嘉靖年間工部尚書李燧的舊宅。此宅三面環(huán)水,風(fēng)水極好,因此被稱為尚書府。
“女兒樓”是尚書府的主要建筑,共三層,正門刻有“平為福”三字。此樓比其他樓房精致。相傳是李燧孫女李枝用私房錢所建。在此,可以想象當(dāng)年的尚書府鞭炮齊鳴,九道大門次第推開,身著鸞鳳嫁衣的李枝,嬌羞地坐在床頭,靜靜地等待著素未謀面的夫婿。
主樓的天井院有“四水歸堂,財不外露”之說。人在其中,仰望天空,只見高墻如井壁,只窺見方正的一片天,讓人不禁感到一種與世隔絕的靜寂。
月亮門位于天井院前,保存完好。門上方的磚上雕有“宜風(fēng)、宜雨、宜雪、宜晴”的字樣,取“四季皆宜”之意。門檐上裝飾有圓形獸頭,被稱作“滴水勾眼貓兒頭”。
此外,李家大院在當(dāng)?shù)剡€有“小故宮”之稱。整個大院,古色古香,布局嚴謹,整齊端莊;穿行其中,房屋的四梁八柱、花墻磚雕、屋檐陶獸等都透射出大院的古樸神秘和出眾的人文魅力。
如今,李家大院已入選河南省文化保護名錄。
它是一座獨特的古代建筑藝術(shù)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