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陽剛起,照著水流生“紫煙”,沿著林間小路從另外一個方向和方位去看吊水樓瀑布。一路上的霧凇,比繁花更好看。
晶瑩剔透
在我有限的經(jīng)歷中,只能將寒冬里樸素的雪花、霧凇與春日里的鮮花作比較。枝頭上的霧凇與滿枝椏的鮮花相比,或許只能借用那句詩“梅需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來做評判。有時,樸素的魅力更能打動心弦。
霧凇也很漂亮
清晨,路上,行人很少,只有零星的幾位攝影發(fā)燒友,扛著三腳架,在霧凇之間穿梭,尋找著角度等待著飛雪。吊水樓瀑布頓失滔滔,只有潭水蒸發(fā)起來的霧氣繚繞,氤氳著陽光下的寒意。路邊,一尊碩大的雪雕白菜,同樣寂寞地樸素著,那惟妙惟肖卻引發(fā)了眾多嘖嘖聲。
名詞解釋:吊水樓瀑布
吊水樓瀑布又稱鏡泊湖瀑布,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西南,處于鏡泊湖景區(qū)的北湖頭。瀑布幅寬70余米,雨水量大時,幅寬達300余米。落差20米。它下邊的水潭深60米,叫“黑龍?zhí)丁?。吊水樓瀑布形狀如加拿大亞尼亞加拉大瀑布,是世界最大的玄武巖瀑布。當年火山爆發(fā)時,熔巖遇江水形成一道天然大壩,現(xiàn)壩上為湖,壩下為江,是鏡泊湖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