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黃金的金融隱喻
從上圖可以看出黃金價格與ETF持倉量走勢相輔相成、互相制約。每當黃金價格走高,就會大幅影響黃金的增持或減倉,對黃金ETF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2011年8月18日,黃金價格突破1800美元/盎司, 3個交易日后的2011年8月22日,黃金ETF的持倉量也達到歷史高點的1290.76噸。隨后在2011年9月9日,黃金價格達到1859.5美元/盎司創(chuàng)歷史高點。之后黃金價格和黃金ETF持倉量雙雙開始下跌。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數(shù)據(jù)顯示,華爾街的大佬們在2012年四季度已經(jīng)開始大幅減持黃金ETF基金。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減持了50%(合60萬股)SPDR黃金信托ETF;另一位大佬路易斯?摩爾?培根的摩爾資本管理公司清空了其SPDR倉位,并減持了斯普羅特現(xiàn)貨黃金信托基金;全球最大投資公司貝萊德旗下BlackRock Advisors LLC將所持SPDR黃金信托ETF股份削減了8%;老虎基金創(chuàng)始人朱利安?羅伯遜則賣掉了全部黃金礦業(yè)股票ETF持倉。
而黃金價格則從2012年10月份開始回調(diào),價格由1796.5美元/盎司下跌至2013年4月2日的1575.6美元/盎司,半年時間跌幅達到200美元/盎司。
從長期的黃金價格走勢圖表看,黃金價格每次尖銳性的變化都與黃金ETF的大幅度的拋出或者吸入黃金有很大關(guān)系。每當黃金ETF的持倉量達到新的高點,黃金價格也會隨之達到新高;黃金ETF顯示黃金拋售量加大也會對黃金價格造成大幅的打壓。
5.供給、需求對黃金的影響
2011年投資需求再次成為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主要驅(qū)動力,但是總量仍下降了10%,主要是因為推斷凈投資的崩潰。因為歐債危機不斷升級,許多金融機構(gòu)無奈拋售黃金籌集資金,加上大規(guī)模的獲利回吐,以及技術(shù)性拋盤,導致2011年凈推斷投資崩潰。
從上表可以看出,央行由黃金凈售出方向凈購入方轉(zhuǎn)變,打破了原有供需平衡表,加劇了黃金供不應求的局面。
2008 年以前全球央行一直處于黃金凈售出方,年售出量360-620 噸,占黃金供應的10-16%。2008 年金融危機后,官方售金大幅下滑,當年售出量僅占黃金供應量的6%;2009 年售金量只有33.6 噸,占當年總供應量不到1%; 2010 年央行正式從黃金凈售出向凈購入轉(zhuǎn)變,當年黃金凈購入73.6 噸,占黃金總需求量的2%。2011 年全球央行共購入黃金439.6 噸,占當年全球黃金供應量的9.8%。
就目前的趨勢看,全球官方由出售轉(zhuǎn)為加速購買的趨勢非常明顯。央行大幅度購金從長期看或只是前奏。驅(qū)動央行購金的主要動力就是外匯儲備的多元化需求,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新興經(jīng)濟體,由于貿(mào)易順差積累了大量美元外匯儲備有臵換黃金的需求,隨著美元、歐元債務(wù)危機,讓新興國家切實感受到了這些單一外匯儲備的危險,繼續(xù)大規(guī)模購買美債、歐債的意愿大大降低,而是更傾向?qū)①Y產(chǎn)分散到黃金、原油等資源類商品上,作為替代美元的儲備。
黃金的供給
黃金的供應主要包括礦產(chǎn)金和再生金,2011年礦產(chǎn)金為2818噸,由于資源的有限性,供應向上空間不大,再生金則于2009年出現(xiàn)跳躍式上漲。但到2011年金價大幅走高,但是再生金供應并未走高,而是有所下降。
如下圖所示,近十年黃金價格出現(xiàn)快速上漲趨勢,2011年世界黃金的總供應量為4486噸,與2002年相比的年均增長率為1.16%,受美國和歐洲債務(wù)危機的影響,總增長率在2009年達到最高,為9.09%,而使黃金成為最好的投資選擇之一的結(jié)果??傮w看,全球黃金的供給呈現(xiàn)緩慢增長的態(tài)勢,供給增長對未來金價并無太大壓力。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