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襲川 細看保險業(yè)救災行動之差別
部分險企人性化服務獲得好評
《投資快報》記者觀察到,地震當前,部分公司以人性化的應急服務和措施,得到了人們的好評。其中,新華保險以尋找親人般的方式于震后第一時間成立應急響應組,提取了震中蘆山縣及周圍地區(qū)保興、天全、名山縣等投、被保險人客戶信息,通過電話回訪方式逐一確認客戶安全。對地震災區(qū)的客戶回訪工作已經完成,除少數客戶沒有聯系上外,其余客戶均已確認安全,并以此方式,及時接到了兩起涉震人身險報案并辦理了理賠工作。中意人壽也針對當地居民首開“方言專線”受理報案。昨日,新華保險、大都會人壽中國還特別開通快速通道,客戶無須提供保單,只須提供實名及身份證號碼,有公司確定保障后即可理賠。友邦保險也表示,在華各分支機構也已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將最高級別優(yōu)先處理地震相關理賠案件,簡化理賠程序。合眾人壽則發(fā)布公開承諾:如合眾客戶因雅安地震出險(含前往災區(qū)的醫(yī)療救助人員及志愿者客戶出險),除快速進行正常理賠外,還將通過旗下合眾公益協會向每一位出險客戶家庭捐助10萬元善款作為家園重建經費。
而另一方面,據了解,截至20日晚23時,平安產險才開通短信和微信查勘和回訪服務。更有不少保險公司根本就沒有這些根據實際需要而衍生的充滿人文關懷的服務。
對此,不少網友在網上熱議,災后的人們需要的不是多少字正腔圓的官方問候,或是多少真金白銀,他們需要的只是一些細小的關懷,比如給他們打個電話發(fā)個信息,握握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
震災中哪些保險能獲理賠?
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現在的雅安地震,再加上其他地質災害頻發(fā),人們在遭受巨大心理創(chuàng)傷的同時,也蒙受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保障市民人身財產安全,購買保險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選擇,那么,地震后能夠獲賠的保險有哪些?在購買過程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總結了4條建議。
1、購買人身險。人身險指以人的身體和壽命為保險標的的人身保險,包括壽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壽險等)、個人意外傷害保險、個人意外醫(yī)療保險、旅游意外險等的保險責任中一般均包含地震責任。國內絕大多數壽險公司都將地震納入人身險的承保范圍。與此相反,多數財產險不承保地震損失,將地震列為免除責任。這是因為,地震破壞面積大,后果嚴重,損失難以估量,災后的重建花費巨大,這遠遠超出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是商業(yè)保險的不堪承受之重,因此保險公司不會輕易承保地震風險。中國保監(jiān)會也統(tǒng)一規(guī)定,作為特定的自然現象,因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將不予理賠。
2、在外旅游時需要一定要購買個人意外險或旅游意外險。有的市民以為旅行社投保了自己就能得到保障,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旅行社責任保險、學校責任保險等均將地震列入了免賠范圍。溫馨提示,如果是學生的話,則可以購買個人意外險或學生平安險。
3、投保時細看保險條款。保險公司會在一些“特殊情況”、“特定條約”里設定一些特定的條例,而這些條例都是我們一般情況下都會忽略的一些額外的限制條款,這時候市民一定要謹慎小心,密切關注保險條款,看其承包范圍是否涵蓋了地震、海嘯等,看清楚后再簽約也不晚。
4、購買特定的險種。目前,也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相關“地震”概念的保險產品,如國壽“國壽安享一生”就涵蓋了地震、洪水、臺風、海嘯、泥石流和滑坡等6種重大自然災害,其中巨災意外身故保障高達保額的3倍等。
廣州市一位保險業(yè)內專家還告訴記者:“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看,盡管保險業(yè)全力投入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但保險業(yè)賠付與巨額損失極不相稱。且在地震發(fā)生后,由于居民投保家財險的比重很小,且大部分家財險將地震作為除外責任,在沒有保險保障的前提下,住房一旦遭受損失,對居民家庭財務的打擊非常嚴重。所以,應當重視居民住房地震保險的設立,同時,推動家財險附加地震特別條款,以保障和補充居民財產安全?!?黃敏)
相關新聞
更多>>